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步入新阶段,投资规模达数万亿,涉及建筑改造、老旧小区修复等多方面。城市更新已成为稳投资的重要力量,未来还将聚焦重点城市和中心城区。政府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城市更新与新技术融合,提升城市韧性和管理能力。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翻新等成为重要
![](https://zbspic.soufunimg.com/cmsadmin/aiImg/2024_12/20/M9/14/77a85b11-0124-43f3-b9f4-f12364eaa9df.png)
自从中国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各主要参与者积极推动城市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近年来,全国城市更新投资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涉及范围广泛,从建筑改造到老旧小区修复,再到城市生态改善,涵盖了多种类型。2024年,全国已有超过6万个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投资2.6万亿元,建筑安全和节能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城市更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发改委明确城市更新是政府投资的重要部分,优先解决燃气管网老化和城市内涝等问题。城中村改造扩展到近300个城市,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各地逐步引入货币化安置政策,减少实物安置比例。老旧小区改造也在大规模推进中,与此同时,探索自主更新模式以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强大助力。地方财政、政策性信贷、市场主体自筹等多渠道资金源源不断,各地探索设立城市更新基金和发行专项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政府通过政企合作与多方对接,积极推进城市更新项目的落地实施。
近几年,城市更新无疑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投资规模到项目数量,再到政策支持,城市更新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突破和创新。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市场的积极响应,共同塑造了城市更新的新格局。城市更新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改造中,政府通过政策创新和资金支持,解决了许多城市发展中的痛点问题。同时,多元化资金支持的引入,也为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城市更新将在扩内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尤其是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市场主体的压力,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具创新和可持续性的更新模式。城市更新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城市的外在形象,更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长远发展。未来的城市更新,需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面貌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