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观点时评:货币政策风向与房企流动性之忧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0-12-01 09:14

[摘要] 若明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甚至转向紧缩,开发商即使用大幅降价等方法回笼资金,也很难挽救可能崩坏的流动性。

若明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甚至转向紧缩,开发商即使用大幅降价等方法回笼资金,也很难挽救可能崩坏的流动性。

(来源:观点地产网)日益严峻的热钱和通胀威胁似乎已经让中央银行自乱阵脚。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北京,静待来年宏观经济政策及货币政策走向的定调。

但是作为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机构,央行却在这个敏感的时节传出了让人惊诧的相左声音。

11月30日,央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所撰一文《再论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在央行直属的《金融时报》上发表。

盛松成在文中指出,通胀预期推高了物价水平,物价上涨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10月份CPI同比上升4.4%,创25个月以来的新高,而全年CPI突破3%几成定局。

对此,盛松成建议,建议央行明确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管理好通胀预期。盛松成同时建议,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央行也应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以改变负利率状态。

而此前一日,央行研究生部部委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还表示,明年央行会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近期市场对紧缩预期的说法并不正确。焦瑾璞称,10月CPI是高点,未来超过4.4%的可能性不大。

在所有人都关注央行及货币政策走向的时候,央行似乎未能显现出其步调一致及沉稳的一面。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一次。特别是在CPI创造25个月新高的10月份,央行上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连续两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并对部分金融机构实施了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

在11月2日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上,央行也明确提出了要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央行所做的一切似乎还不够。

经济学家许小年撰文直指,要想治理通胀,必须果断而坚决地紧缩银根,加息就是现成的对付通胀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中金公司11月2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12月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明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甚至转向紧缩的迹象已经隐约可见,但在此预期下,早于深处调控之中的房地产市场却好像不以为然。

房地产调控已经半年多,人们早已经说得口干舌燥,政策也是“十八般武器”都已用上。住建部甚至无奈承认,当前房地产价格波动前所未有,调控压力前所未有。

过去的一周,各地地王频现:广铁86亿拿下广州本年度总价及单价地王;温州拍出37亿史上最贵土地;绿地武汉轻取53亿地王;滨江集团18亿创杭州土地单价新纪录。

从开发商的角度而言,依然积极拿地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于楼市的判断依然维持稳定;其次,开发商并未真正担心资金的问题,目前的流动性依然不错;第三是对于土地及扩张的渴求;第四则是对于通胀的担忧,为防止手中资金缩水,大量购进土地等资产已成为必然选择。

令人担忧的是,即使目前开发商手中依然握有大量的现金,短期内并不存在资金的风险,但并不代表这就是正确的选择。

中金公司最近发布的一则研究报告认为,本轮调控下的开发商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得内部现金流的改善速度较快,但外部融资环境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如果以今年9月份的二次调控为起点,那么房地产企业流动性最坏的时点可能会出现在明年下半年。

中金警告称,房地产企业短期内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较小,但调控持续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在苛刻的假设条件下,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一年后都可能出现资金链问题。

也就是说,若明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甚至转向紧缩,在持续的调控压力下,开发商即使用大幅降价等方法回笼资金,也很难挽救可能崩坏的流动性。

或许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最后决定的一刻开始,所有房地产企业就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早作打算。

延伸阅读:

房企融资渠道遭"围追堵截"融资缺口累计超千亿

准备金率上调有对策 房企仍“不差钱”?

品牌房企涉"商"大手笔 逐鹿商业地产或重排座次

房企融资被迫转战海外 融资已逾200亿美元

证监会称房企重组已暂停 相关申请“零通过”

 

(来源:新华网)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节节逼紧,加上通胀的突袭,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近日,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房价调节成效甚微,明年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继续收紧,而不少中小房企或将因此面临“死亡”威胁。

信贷调控仍将继续

“明年信贷政策应该会有进一步的调控,不过调控应该会是谨慎而又细微的。”近日,西南财大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博士樊纲治如此预测明年金融政策走势。

在樊看来,央行将进行进一步调控的必然性与久调未下的房价有关。据悉,“确保房价稳定”是中央自年初即提出的方针,然而一次调控、二次调控……政策一次比一次严,房价却并没有应声下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尽管被业界称之为“二次调控”的“新国五条”在9月29日即正式出炉,但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仍同比上涨了8.6%,环比上涨了0.2%。

要想保持房价的稳定,就必然要通过货币来调控。就在11月,央行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连续两次全面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甚至达到了18%的历史水平。而与此同时,有关四大银行停发开发贷的消息也炒得沸沸 ,虽然各大银行事后否认了此说法,但不少业内人士却担忧这是否是明年贷款政策趋紧的信号。

事实上,银根紧缩的端倪早在年初即开始显现,2月,为进一步严格执行放贷条件,中国银监会就曾相继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其核心内容直指房地产融资。而本月,银监会再次下发通知强调要求抽查落实其成效,看得出银监会对于严控贷款发放的决心。

不过,樊纲治也称,目前的形势对央行来说可谓进退维谷,一方面房价仍在上涨,CPI在连续走高,不少专业人士呼吁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恢复常态甚至趋紧;另一方面,11月初美国启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让中国瞬间进入与国际热钱对抗的紧张局面,这又使得不少专业人士呼吁央行不能盲目进行货币调控。

所以,在此背景下,“央行只能尽量寻求平衡,政策应继续收紧但力度不会过大,要使百姓、房地产商、政府都可以接受。”樊称,近日央行政策频出,实际上就是对市场的一种试探。

中小房企或面临生死存亡

信贷收紧的信号令业内人士开始对明年的房地产形势变得不再乐观。

中原高级分析师周觅对本网表示,目前银行对于房地产贷款的政策非常严厉,从二套房首付5成 、利率1.1倍 、三套停贷、部分城市出限购令和限外令等等,可以预测银行政策会继续收紧,部分资金紧张的房地产商甚至会再次面临生死存亡。

周觅的话绝非危言耸听,仅这个月央行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结果来看,就意味着几千亿流动性资金被冻结。而与此同时,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地又相继出台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制度”,明文规定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当全部存入监管专用账户进行建设专用,以严禁房企将此项资金挪作他用。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来看,房企今年的资金来源中,定金、预售款、个人按揭贷款即占到了房企整体资本近四成,显然,这一政策对一些发展过快资金紧张的中小开发商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

四川省某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事实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对用于房地产的贷款发放即变得异常谨慎,目前他正在为一位小开发商办理土地抵押的银行贷款事项,但相比以往,这次明显时间拖得更久,而且是否能办理下来还是个问号。

所以,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明年政策方向不变,其资金链将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遭遇资金问题的中小开发商只能向地价便宜的郊区发展,否则就是灭亡。”周觅如是说。

不过对于业界人士的担忧,一些房地产商却并不悲观,城西某房企的一位高层就表示,他们完全没有资金压力问题,且销售情况也非常好。

延伸阅读:

房企融资渠道遭"围追堵截"融资缺口累计超千亿

准备金率上调有对策 房企仍“不差钱”?

品牌房企涉"商"大手笔 逐鹿商业地产或重排座次

房企融资被迫转战海外 融资已逾200亿美元

证监会称房企重组已暂停 相关申请“零通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南通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